楊浩康 - 皮膚健康專線

楊浩康 - 皮膚健康專線,Yeung Ho Hong

光化性角化病(Actinic Keratosis)的治療 - 楊浩康醫生(Yeung Ho Hong)

光化性角化病症狀示意圖 - Dr Yeung Ho Hong 楊浩康

什麼是光化性角化病:全面治療與護理策略

對於患有光化性角化病的患者,可根據病情的性質和嚴重程度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。光化性角化病是由長期曝曬紫外線引起的皮膚角化異常,屬於一種癌前病變,其發生常與陽光暴露、化學致癌物以及皮膚外傷有關。臨床上,病變通常出現在易受日曬影響的面部、手部及上肢,表現為局部角質變厚、紅斑或粗糙的斑塊,影響皮膚外觀與質感。

物理治療:

物理治療主要用於破壞單個症狀明顯或表面較厚的光化性角化病灶。這類治療方法包括利用機械力將病變区域破壞,雖然治療後病灶可能會隨時間復發,但可根據需要重複治療,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。這種方法通常用於病變較小且局限的患者。

冷凍療法:

冷凍療法利用液氮噴霧對病灶進行凍結,根據病變的位置、寬度和厚度,調整凍結的深度和持續時間。面部病灶癒合時間一般為5至10天,手部可能需要3至4週,而腿部或其他部位的癒合時間則可能長達6週以上。冷凍療法能有效破壞角化異常組織,促使病灶脫落,但可能會引起局部輕微灼熱及紅腫現象。

刮除、搔爬與電燒:

對於肥厚性或角化較為明顯的病灶,醫生可能會採用刮除術、搔爬術或電燒術。此類治療利用鋒利器械或高頻電流去除角化層,並常同時取下組織標本進行病理檢查,以排除惡性病變的可能性。這些方法能在短時間內改善病灶外觀,但治療後可能需要一段時間讓皮膚自然癒合。

切除術:

對於疑似惡變或範圍較大的光化性角化病,手術切除通常是首選方法。切除術能確保病灶被完全移除,並避免復發。手術中取下的組織樣本會送去進一步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,以確認診斷並排除鱗狀細胞癌等其他惡性病變。手術後,傷口會縫合,並在數天後拆線,預後通常非常良好。

範圍治療與輔助療法:

若患者存在多個病灶,則可以考慮範圍治療。多種外用藥膏和凝膠,如 'diclofenac'、'5-fluorouracil'、'imiqimod' 和 'ingenol mebutate' 等,對治療日曬損傷區域和平坦型光化性角化病均有顯著效果。此外,光動力療法(Photodynamic Therapy)也是一種新興技術,利用光敏劑激活後產生的自由基破壞病灶細胞。這類輔助治療常在使用角質溶解劑(如尿素霜、水楊酸軟膏或外用維生素A酸)後進行,以提高清潔效果和治療成功率。

除了直接治療措施,預防同樣至關重要。患者應儘量避免長期曝曬在強烈紫外線下,出門時使用防曬霜、遮陽帽及太陽眼鏡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、定期檢查皮膚變化,以及早發現任何疑似惡變的徵兆,是降低風險的有效措施。部分患者對治療方法存在誤解,例如認為所有角化病灶都會自動惡變或必須立即切除,但事實上,多數病灶為良性,若無特殊惡化跡象,可考慮定期觀察與局部治療。

總之,光化性角化病雖屬於癌前病變,但通過綜合應用物理治療、冷凍療法、刮除切除及範圍性外用藥物,並結合良好的日常護理與預防措施,患者能大幅降低惡性轉化風險。透過及早診斷和準確治療,大部分患者在治療後均能獲得良好的預後,進而保持皮膚健康並提升生活品質。

↑ Back to top